https://marcilhacgalerie.com/marci_data/upload/files/MUSIQUE/claude-debussy-clair-de-lune-royalty-free-classical-music.mp3

CAMILLE FAURE (1874-1956)

大革命后,珐琅工艺在利摩日失去了重要性,但十九世纪对这一艺术的重新探索,使该地区重新获得了在这一领域的重要声誉。实质上自第二帝国以来,一代先锋学者和爱好者就已经开始复兴,但真正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,在独具慧眼的企业家Camille Fauré的推动下,利木赞珐琅才经历了新的繁荣,并迎来了现代性的转折。

Camille Fauré于1874年出生于Périgueux,是一位画家的第三个孩子,19世纪80年代末,他的家族于利摩日开始创业。父亲去世后,这位年轻人接管了家族企业,并通过从事经营招牌、商店橱窗、教堂或人造大理石等生意,使业务量倍增。随着他的事业成功,他在1920年左右决定致力于艺术珐琅的生产,并与Alexandre Marty,也即瓷器装饰家Alfred Broussillon的学生合作。他们共同创作了带有 "火焰 "和 "磨砂 “装饰的作品,包括众多的小铜瓶,盖上了Fauré Marty Limoges的印章。这些作品主要为符合当时时代审美趣味,是当地的资产阶级客户而设计的。1924年,Fauré希望为他的工作室注入新的活力,并面向更广泛的客户,特别是外国买家和巴黎的机构。他与Marty分道扬镳,并招募了五位珐琅师,包括Louis Valade、Lucie Dadat和Pierre Bardy ,他为他们提供资金,并给予他们完全的创作自由。从1925年到1930年,这些在C. Fauré Limoges集体名下工作的艺术工匠们将设计具有前卫装饰风格的杰出作品,巧妙地将几何和立体主义图案与大胆的色彩结合起来,并通过珐琅的浮雕来加强。

这些装饰艺术风格的花瓶取得了令人澎湃的成功,而20世纪30年代初的股市崩盘则让这一成功戛然而止。Fauré被迫将他的产品转向大众市场,并要求他的合作者制作更多适于普罗大众的产品。这些1930年后的作品以花卉和自然主义的装饰为特色,使工坊继续闻名于世。

1956年Camille Fauré去世后,他的女儿Andrée接管了工作室的管理权,工作室经历了最后的复兴,最终于1985年关门。